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学校新闻

【行舟风采】“实”力派,看这里!——碧波中学多位教师在吴中区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佳绩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2 09:48:55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方黑板,三尺讲台,四季轮转,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爱学校,坚守是他们脚下的步伐;他们爱课堂,教材是他们手中的魔法;他们爱学生,呵护是他们全新的给予……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喜近日,碧波中学陈雅楠、钱佳芸、吴金艳、朱静燕四位老师在2024年吴中区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佳绩!

一等奖

个人简介

陈雅楠,中共党员,第七届苏州市教坛新苗。工作以来,她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和谐、思辨的课堂,深受每一届学生的喜爱,成绩斐然。

参赛心得

在刚刚结束的创新实验比赛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成果展示,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我选择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创新的实验。在实验设计初期,我面临了许多问题,通过不断的尝试,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

比赛中,我学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如何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每一次的实验失败都让我们更加坚定,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们更加自信。

这次比赛让我明白,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想法,它需要我们去实践、去验证。

二等奖

个人简介

钱佳芸,生物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曾获江苏省中小学实验能力大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吴中区生物优质课比赛二等奖。致力于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感言

热爱,是点燃知识之光的最佳火种。

参赛心得

参与说课比赛,无疑是我教学生涯中一段极为宝贵的学习与成长之旅。从细致入微的准备到最终的舞台展示,每一步都满载挑战与丰硕的收获。

在筹备期间,我深入教材精髓,精准捕捉教学难点与重点,同时紧密贴合学生实际情况,构思出了教学方案。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锤炼了我的教学设计才能,更使我对教学理念有了更为透彻的领悟。说课之时,我巧妙地以《鸟类》为例,深入浅出地展开说明,并巧妙融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说课内容愈发直观生动,引人入胜。

此番实验说课比赛的历练,让我深切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实验不仅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更为我在教学方法上开辟了新的视角与灵感。今年新教材对实践的重视,更激发了我带领学生们投身更多实验,共同领略生物世界无限魅力的决心。

个人简介

吴金艳,中小学一级教师。工作中,认真专研教材,仔细备课;在课堂上,能够因材施教,努力创建生动活泼的课堂。

参赛心得

参加教师创新实验比赛,无疑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宝贵经历。

首先,这次比赛激发了我的创新思维,让我在教学中勇于尝试。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面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我尝试跳出常规框架,对实验器材和相应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参与比赛,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验设计中,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些经验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参加教师创新实验比赛不仅让我收获了荣誉和成长,更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创新的追求,就能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个人简介

朱静燕,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年入职碧波中学,任教物理,中小学一级教师,曾指导学生获得市初中物理“项目化学习”学生作品评比二等奖。奉行“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走近生活,走入物理,走向社会。

参赛心得

在听取各位前辈和师父的建议后,我选择了初二物理“验证阿基米德”这一实验进行说课。

选择课题后,我先回顾了这一实验的常规流程、作用和不足之处,然后想办法进行创新。

最初我只对操作流程进行了简化,改进的实验方案较为粗糙。在前辈的建议和帮助下,我对实验器材也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加入了辅助道具和易获取的器材,使得实验现象更加直观,结果更加准确。

后期,阅读的意外收获又让我有了新的灵感,将“悬浮气球”这一子实验作为补充和拓展,更充分证明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最后,我通过反复改进实验,终于将自己的实验设计呈现了出来。

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培养了更多技能,得到了很多帮助,感谢周围的同伴,让我又成长了许多!

心献杏坛,传道解惑;用情育人,润物无声。感谢这些默默耕耘的老师们,以直抵人心的微光,聚成朗朗晴空,点亮创新学子们的天地,致敬最美的你们!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