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学校新闻

【心舟润德】从心出发,共赴新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31 13:59:47 浏览次数: 【字体:

从“心”出发,共赴新程

遇见,是故事的开始

相处,是温暖的篇章

陪伴,是简单的告白

成长,是故事的延续

一场心与心的交流

正在悄然开启......

 

学生心理健康指南

   

e37e65bab3c349a99f50539a399cf254.Jpega354d0845bd342758959a41a2378f3ab.Jpeg

家长篇


01关注情绪

    情绪是判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作为家长,我们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

首先,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如何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其次,家长必须学会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家长要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说出事情,再帮他分析问题所在、并给予解决才是有效的办法,不要只是通过责备的方式解决问题。

 

02学会面对

生活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经受大大小小的挫折。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就害怕,遭受挫折就退缩,那么孩子内心可能时刻都会受到心理压力的煎熬,这对成长十分不利。这时候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面对任何事情都要勇敢尝试,让孩子在经历中体验战胜困难的喜悦,引领孩子体验战胜挫折的快感,从而帮助孩子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困难。

 

03合理安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的计划,提前做好规划和打算。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向着目标前进,还能消除盲目感,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鼓励孩子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让其对自己的学习担起责任,责任心能激发孩子克服困难、专注学习的动力

 

 

                          学生篇

0fbd88bbec9d4d9b99b00d545542da50.Jpeg

01 保持良好心态

学会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平时遇见烦心事要学会自我调节,要保持心胸开阔,要尽量往好的方向考虑,让自己内心解放,不要钻进思想的死胡同。或者多结交有益的朋友,遇见不顺心的事,可以寻求朋友的帮助和安慰。亦或者是培养兴趣爱好,兴趣是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人的兴趣越广泛,适应能力就越强,心理压力就越小。

 

02 构建和谐关系

乐于交往,与家长、老师、同学友好相处。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是喜欢与人交注,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建立友情,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交往中以尊敬的信任的谦让的诚恳的态度待人,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傲。他们能够与同伴齐心协力,合作共事。

 

03 善于接纳自己

学会和自己和解,拒绝自我贬低接纳真实自己,就是停止对自己的批判与轻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时间做朋友,用更多的努力与持续进化自我接纳不是选择躺平,而是竭尽全力付出努力后,接受自己不可能改变一切,接受他人与自己不一样,接受生活有跌宕起伏。

接纳,是一种态度,即便生活是苦中作乐,仍然全身心投入,满腔热爱。

 

 

               教师篇

fba24cf7e84c46d79c738d639cfbdff1.Jpeg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座谈会)

 

01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入的了解。第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外,还有一部分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校外生活。家庭状况包括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管教方式,家长的爱好及个性特点,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等,这些因素都对学生有潜在的影响。第二,了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生的个性特点是教师需要了解的一个重点。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的兴趣爱好往往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出发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己有特长的方面大展身手,对恢复自信,改变自卑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02指导家庭教育,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其他环境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班主任应利用家访,家长会的机会,对家长进行指导,应系统向家长介绍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就能在各种场合对学生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作出正确的反应。改变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及教育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03 适切持续家访,助力孩子全面成长

d0e34b3f91ec4a6791117a2d99805b3b.Png

 

家访是一场教育的旅行

穿越星夜与晨曦
只为那一颗炽热的初心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教育便有一百种形式
我们携手同行
拉近与孩子的距
我们温暖护航
架构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学校采取了以传统登门拜访为主,多种访问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家中,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全方位沟通,详细了解学生暑期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督促鼓励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和家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要求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除此之外,学校还创新家访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开展家访活动,将家访活动不断推向深处。

e90f50e160eb4849abba05fc3f538403.Pngef161b9812264afa9f4387f3ec9cb01d.Png54cce3aae3404679bc0c69273483a282.Pngb4939e89ff7e4c7688c853640b408442.Png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两者之间的桥梁,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善于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让学生相信自己定能行,就能尽情释放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把自已塑造成一个有着健康心理的人。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需要我们发挥钉钉子精神,锤一锤敲下去,干在实处,落在细处,做在深处!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日常化,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新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