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学校新闻

在阅读中悦己成行——碧波中学开展校本培训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7 13:33:46 浏览次数: 【字体:


在阅读中悦己成行

碧波中学校本培训

阅读、实践、反思和表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路径。为总结上学期新舟班成员在阅读和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提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教学力,碧波中学就如何开展教学反思和专业表达,举行了主题为“在阅读中悦己成行”的校本培训活动,与会成员包括同航班、锐舟班、新舟班全体教师,并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区教发中心教科室梁莉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会议由教科室马兴卫主任主持。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阅读出成效

新舟班成员交流心得


1.体育组 卜春铭老师

图片

卜春铭老师由点及面,以点带面,从书中“体教融合”一点概念生发开来谈及自己的阅读心得,结合体育课中的《快速跑》单元,从教学细节处和大家分享了体育与教育相融合,以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融合的理念。其次,卜老师还分享了体育老师应具备的三种视角:“苍鹰之眼”,寓意时刻关注;“猎豹之眼”,寓意细致指导;“蚂蚁之眼”,寓意实际测量。三种视角所注视的是从运动者、运动方法、运动条件到运动场地等全方位的体育教学因素。




2.道法组 陈华老师   

图片

陈华老师主要就余文森在书中提出的“读、思、达”教学法和大家分享了心得体会,并凝练出“以素养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目标。陈华老师首先对“阅读”“思考”与“表达”三方面的学习活动进行了具体阐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总结出教师应把以“听讲”为主的学习逐步转化为以“阅读”为主的学习,让学生有所读、有所思、有所感、最后有所谈。




3.数学组 蒋美玲老师

图片

蒋美玲老师以书本内容分析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重点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一问题。蒋老师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以教师自身素养的发展为基础,首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教学能力,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然后在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改进教学,变更课堂。



4.语文组 任便便老师

图片

任便便老师以“让课堂真实发生”为主题,从三大方面:“以身示范,做新时代的教育信仰者”“创新课堂,做教学发生的审美创造者”“主动让位,做学习中心的坚定建构者”来谈“核心素养”与“大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以及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任老师最后感慨到:核心素养的落实,主阵地在课堂,但不能忽视了“生活中处处是学问”,还要注重联系实际,学思结合,真正将所学化至于思,成之于悟,见之于行。

引导活水来

梁莉老师点评及讲座

首先,梁莉老师从“注重知识落地”和“注意教师素养”两方面对四位老师的阅读心得进行了高度肯定,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点评,例如卜春铭老师提出的“三种视角”、任便便老师提及的“核心素养应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等。

其次,梁莉老师进行了“从写作视角切入的阅读——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为例”专题讲座。梁老师着重指出“读教研写”是一体,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件事情,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讲座以胡适写给春晗的一封信和胡适的一句话为导入,介绍了做研究应秉持的理念和掌握的方法。然后梁老师从“教育写作”角度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专业细致而重点突出的分析阐述,其阐述角度主要包括:读书框架的搭建、研究方向的明确、研究选题的析出、研究方法的传授。



梁莉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翔实有趣,像一束微黄的灯光,让参会教师们感到温暖与明亮,也如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于参会老师们心田降下一场甘霖。

秦嵘校长在总结发言时由衷感慨道:“听完梁莉老师的讲座,用一个字总结我的感受,就是‘美’字。”美,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感动。结合此次讲座,秦嵘校长还重点谈及了我们教师应“耕读”,阅读时既要注重读的细节,也要注重读的深度,并且具体落实到教学中的读用结合,读写结合,打造具有碧波文化特色的“润泽课堂”。

2月4日刚好立春,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一个象征着转变与发展的日子,在这样美好的时间里,梁莉老师为碧波中学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美好的讲座,在老师们心中播撒了阅读与写作的美好种子。

 “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张瑾和夏逸寒两位老师在聆听四位老师的分享和梁莉老师的讲座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感而发。

为未知而教,为未知而学


——聆听讲座有感

 张瑾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引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从而成为学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更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特质。所以,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高的使命,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多地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做一个有智慧、有文化、有丰富精神世界的高素养型教师。

思维改变行为 实践促动创新

讲座开始四位老师分享了读书的感悟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无论是卜春铭老师“不同视角”的思考,还是陈华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蒋美玲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还是任便便老师提出的“不仅仅是学科素养,也要提高自身素养,要不断创新”,都让我耳目一新,心有感触。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品质。通过学习和阅读可以将理论带入实践,促进发展。

学思结合 教研并进

第二环节梁莉专家在阅读书籍的基础上,对四位老师进行了点评,指出了阅读专业理论书籍的重要性,对四位老师予以充分的肯定。接着梁莉专家的一场《从写作视角切入阅读》让我十分震撼。专家讲述了选题的角度、方向、范围的重要性,并且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为起点,讲解了关于选题和写作的方法。从选题,理论依据,案例,参考文献,语言魅力等各个方面直击重点,提出从心出发,多角度评价,落实教学目标,并且给我们带来《从“解构”到统整——高中美术剪纸艺术单元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这一获奖论文,分析每一步的修改,指出精华所在。

素养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它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教师的“教”只是一个点拨、引导、提升、点评,是“不教之教”的过程。优化学习过程,通过课堂上“设疑——质疑——解疑”,使学生“想学——会学——学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品质课堂是有温度、有广度和有深度的。学生的“学”要有三大核心素养能力,一是输入能力——阅读,二是加工能力——思考,三是输出能力——表达。活用教材,以读促写,学科融合,创编教案,这就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而提升的品质课堂。

通过在讲座上的学习,我会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发现契机,深入探究,将课堂教学的变革落脚到核心素养落地上,让未来的“教”有底气,学生的“学”有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育”。




他山之石,成就核心素养佳华



夏逸寒


图片

很感谢学校给我们搭建了隆重的平台,提供了学习的宝贵机会,让我们在这里学习、成长。阅读与表达是我们老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今天的“在阅读中阅己成行”培训让我收获了许多。

首先是四位老师结合教学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卜春铭老师把读书感悟和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分享了三种视角之下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在教学中的关系。陈华老师将读书感悟带入了课堂中,并结合新课标,说明了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要以素养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将以听课为主的学习转化到以阅读为主的学习。蒋美玲老师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任便便老师提出了我们要以身示范,加入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中,将知识教学转化为素养教学,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创新点,并结合自己的课堂实例进行分享,说明要将所学化于所思,带入教学中的每个细节。

梁莉专家对四位老师进行了点评,指出了核心素养在当今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如何落地,如何演绎到课堂实际中。接下来梁莉专家做了一场精彩的《从写作视角切入的阅读》专题讲座。梁老师分享了胡适给吴晗有关治史的一封信,以此为例,说明了选题方向、选题范围、参考文献对写作的重要性。随后,梁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为出发点,例举了从论述角度发现论文选题,从论述角度找到理论依据,从论述内容搭建论文框架,从相关注释索引参考文献,从所举案例学会案例写作,从不同角度析出材料价值,从陌生语句感知语言魅力,从阅读写作到课题研究八个核心,理论依据、论文选题、写作框架等九个关键词,阐发了对核心素养应如何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作为“局内人”,在学科活动中营造具有深度、温度的课堂,学会多角度教学评价,落实学科教学中的立德树人目标。并以毕继敏老师的《从“解构”到“统整”——高中美术剪纸艺术单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例,与我们分析了论文写作的精妙之处。

感谢今天四位老师的读书分享、专家的主题讲座指导,这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论文写作,都受益匪浅,我将把今天学习到的宝贵知识落到实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写作中去,做一个发展的老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