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标教材 夯实教学常规——碧波中学承办吴中区2022年初中语文新上岗教师培训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诗意悄然绽放——在这美好的季节里,2022年初中语文新上岗教师培训活动在碧波中学拉开了序幕,来自吴中区的初中语文新上岗教师们齐聚一堂。
本次活动旨在引领2022年新上岗教师领会语文新课标精神,把握部编教材的教学要领,抓实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更好帮助2022年新上岗教师扣好入职“第一粒扣子”,缩短新教师的入职适应期,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工作。活动由吴中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张霞老师主持。
名师引领 助力成长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培训活动中,两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顾建丰老师和钱玉兰老师,用真实而优质的课堂给新教师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来自度假区实验中学的顾建丰老师所执教的是《<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顾老师用四个环环相扣的活动——读中探“新”、赏中悟“语”、“新语”之风、课后寻“谢”,带领学生从文言走向文化,并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循循善诱中启发引导学生,收放有度。
来自碧波中学的钱玉兰老师所执教的篇目为《散步》。钱老师以“读”铺“路”——演读“我们”、美读“田野”、比读“散步”、续读“生活”,带领学生们在情趣盎然的文本中“散步”,诗意前行。
示范课结束后,顾建丰和钱玉兰两位老师还分别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交流分享。
顾老师就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问题——“语言”与“文学”分离、忽视细节切入点,提出了文言文的“一体四面”——文字、文言、文章、文化。通过具体的案例解析,顾老师告诉大家:要将学生放在任务情境中,不断诵读,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要有文化的高度,也要着眼于细部。
钱老师主要介绍了散文阅读教学应重视的“四个关注”——关注“词语推演情境”学习任务、关注“朗读创设层次”阅读活动、关注“情感流动升级”阶梯思维、关注“打通师生心门”路径支架。
同伴互学 备课展示
《钱塘湖春行》备课材料 甫里中学 苏煜婷
新教师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都是富有个性的。新教师又分布于吴中区的不同初中,面对的学生群体、感受的学校文化也带有不同的冲击力,这一切都可以从备课本中窥见一角。通过交流,可以实现横向比对,博采众长,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
勤学示范 激励向上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言,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历练和提高。来自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实验中学的沈丽梅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她上岗一年以来的成长经验——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以不凡追求,踏上前行路。
把握课标 夯实常规
教学从来不是无根之木,也不是空中楼阁,新课标的到来召唤着教师改进教学,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支撑课堂。活动最后,吴中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张霞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开展了题为《把握课标教材,夯实教学常规》的专题讲座,指出要通过“研读七类书”“夯实七认真”“坚持七研究”来把握课标教材、筑牢发展基石、追求专业成长。
凝“新”聚力,实践出“新”,此次活动为新上岗的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了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观摩的机会,让与会教师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受益匪浅。2022级新教师随着新课标而来,是新课标落地的实施者,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过程。相信新教师们一定能不负期待,砥砺前行,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初中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培训心得
沐光而行,追光而去
碧波中学 于晓英
星辰是苍穹的眼睛,它们使虚空有了内容,使宇宙有了视觉。优秀教师正如熠熠星辰,他们指引了教师方向,照亮了教学深度。今天有幸参加了2022年吴中区初中语文新上岗教师培训活动,这场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专业性强,使我收获颇丰,所感颇多,现总结如下。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培训活动中,两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顾建丰老师和钱玉兰老师,用真实而优质的课堂给我们新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
顾建丰老师讲授的课文为《咏雪》。《咏雪》是初中生正式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其对于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顾老师的教学主要包括四个活动——读中探“新”、赏中悟“语”、“新语”之风、课后寻“谢”,这四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如同引泉之竹,学生的思维顺着“竹筒”淙淙流向文章深处。
总结顾老师教学的精彩之处,我将其概括为“三词六字”——“导读”“厚读”“趣读”。“导读”是指合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和解决字词问题;“厚读”是指适时补充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趣读”是指采用对话形式创设情境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正如顾老师所强调的,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是文言文的一体四面,出发点是文言,落脚点在文化。顾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对文言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
钱玉兰老师讲授的课文为《散步》。《散步》是一篇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情趣盎然,涵义丰富。钱老师的教学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演读“我们”、美读“田野”、比读“散步”、续读“生活”。这四个教学环节好比静静流淌的河,与学生的思维交汇融合,共同向着文章的远方探寻。
钱老师的教学沉实而深刻,恬淡而隽永,灵动而诗意。关于散文阅读教学,钱老师认为应重视“四个关注”——关注“词语推演情境”学习任务、关注“朗读创设层次”阅读活动、关注“情感流动升级”阶梯思维、关注“打通师生心门”路径支架。钱老师所提出的这“四个关注”也深深体现在《散步》的教学之中,可以说,钱老师用《散步》这篇课文的教学带我们走进了她的散文教学世界。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沈丽梅老师的成长经验分享和教研员张霞老师的专业知识分享中都贯穿着一个字——“勤”。我们新教师要勤学、勤问、勤看、勤听、勤思考、勤研究,以课标教材为导向,以教学常规为准则,脚踏实地去努力,认真落实七认真。我们要用朴素的行动,执着的追求,坚守的姿态,换取成长的足迹。努力站稳讲台,站好讲台。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希望能够在“沐光而行,追光而去”的教育之路上,自己也能够成为一点光,以微弱的光亮为历届学子的前行之路指引方向。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碧波中学 周敏倩
“幸福”二字是我提笔想写感想时最先想到的词,也终于让我摆脱了这些天的迷茫、不安、焦虑与暴躁。
说来惭愧,就这段时间的表现而言我并不满意自己。不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我总是感到焦虑,每天都觉得事情做得不够好不够完善,还有很多事没有完成,仿佛陷入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
先不论今天的活动带给了我许多专业能力上的收获,我感激于它实实在在激励了我,让我真正意识到我到底在焦虑什么,我想得到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我又该做什么。
做一个倾听的老师
这是我在听完顾老师的课后最想告诉自己的话。顾老师的课堂就像与学生的一场聊天。把课堂交给孩子,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做到的却少之又少。很幸运,我在今天看到了这样一场课堂。整堂课娓娓道来,舒服得像在欣赏一场表演。也正是这样一个课堂,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许多不足。
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我就是那一类按部就班的老师。但今天的课堂让我意识到了,原来文言文还可以这样教。我往往会忽略初一的孩子,其实对于文言文并不熟悉,甚至有一些排斥。那么在整个文言文的教学当中,老师所要做的是提起孩子们的兴趣,把孩子们投身到一个特定的情境当中,自己去领会自己去感悟。这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情境化教学一直是我的困惑。我很难也不大清楚如何将孩子们投身一个情境。今天听了顾老师的课,让我最欣喜的是,我看到了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将更多的主动权更多的发言权交给孩子自己。
比如说在这篇文章当中,学生必须要去赏读的,就是两个关于雪的比喻句到底哪一个好。那么在常规的教学当中,孩子们往往是说不大出来的,到最后都是老师进行总结,把这个知识点灌输给孩子。但是在情境化课堂当中,孩子们可以化身谢朗,可以是谢道韫,也可以是谢太傅……代入角色本身之后,他们会对这篇文章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在赏析的时候,老师便可以只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我想,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孩子们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
做一个真诚的老师
美!这是钱老师结束课堂后,全场掌声雷动时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字,也是最能够表达我澎湃心情的一个字。如果说顾老师的课堂是一场聊天,那么钱老师的课堂就像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我仿佛跟着她的步伐走在了乡间的小路上,父母陪伴左右,聊着未来,话着家常,多么温馨美好。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钱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她或浅读低诵,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为何她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学得乐此不疲?我试图去寻找这其中的奥秘,后来我想:真诚就是最能打动人的。
语文教学承载的东西太多,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在一节课上,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应俱全,应该根据学生年段特点,有所选择;要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些正需要我们尽心培养。然而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能力都要培养,只要做到一课一得就好了。反观自己的课堂,有时一节课设计的目标太多,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讲不透彻。一节好课应该能让学生清楚学会了什么。
语文教学是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课堂上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学生,把时间充分地交给孩子们自己去读、去学习、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有效的。
做一个不咸鱼的老师
沈丽梅老师的成长经验分享让我想起了尼采曾经说过的: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而张霞老师的讲座,更是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曾经疑惑我站在讲台上是为了什么,又该做什么?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终于明白那是一份责任。
当我站上讲台,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我就会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么是为人师表。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博采他山石,琢为自家玉。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听课、听讲座、学写论文,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田野,那么青春就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束太阳花,她孕育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向往着盛夏的热烈奔放,期盼着秋天的硕实累累,翘望着冬天的恬静厚重。当青春深深地拥抱时代,默默地融汇教育事业,它就是一座照亮人生前行的绚丽灯塔,无论雨雪风霜,还是坎坷路长,青春的歌谣都会响彻耳畔,催动着人生浩浩汤汤,奔向理想的高山。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刻苦钻研,虚心学习,深入领会活动精神,研读教材、把握课标、认真备课上课,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向优秀教师奋进,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开枝散叶,硕果飘香。
与文为伴,与生为友,深耕讲台,何其所幸……
撰稿 | 周敏倩、于晓英
审稿 | 冯 儒
审核 | 秦 嵘
编辑 | 郭俊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