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聚焦课堂实践,共研教学之道——吴中区物理(秦嵘)名师工作室第十二次集中研修活动
为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吴中区初中物理(秦嵘)名师工作室在长桥中学举办了第十二次集中研修活动,通过课堂观摩、评课研讨与专家讲座,深入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教学新路径。
一、课堂实践:以实验为桥,解密度奥秘
朱敏杰老师与顾俊文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呈现了两节高质量的复习课。
朱敏杰老师基于学生学情出发,以“测固体、液体密度”为核心,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他注重实验细节的规范性,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手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顾俊文老师则以近期热点315打假情境引入,在学生一声声惊叹中配置出了“牛奶”,用真实情境串联起课堂,又以问题链层层递进,将密度测量拓展到设计“自制密度计”测量“牛奶”的密度。再联系生活中假冒伪劣“黄金制品”,设计多种方案来测量固体密度。顾老师在一节课的时间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实现从知识到能力、能力到素养的提升,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二、评课研讨:思维碰撞,共探改进之道
中午,在江苏省特级教师马兴卫导师的主持下,学员分小组展开热烈研讨,两位开课老师分享自己的备课思路,从教学设计、课堂生成、育人价值等维度分享见解。
工作室成员分三个小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彼此分享听课心得。
第一组谢影老师总结到两位老师备课充分,引入了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整堂课结构完整,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第二组杨刚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精彩不断,课堂情境创设生动,帮助学生深化了知识迁移。
第三组郭俊杰老师指出:两节课都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特级教师马兴卫导师在肯定课堂亮点的基础上,也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思促学”。
三、专家引领:跨学科视野下的教学变革
下午,苏州大学袁海泉副教授为学员带来《初中物理教材研究与案例》的专题讲座。袁教授从为什么要研究教材出发,为学员剖析了他对物理教材的理解,并从物理概念的理解与案例、物理规律的理解与案例展开,为大家一一解读。袁教授指出,物理教材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基石。
最后,工作室导师、吴中区物理教研员唐学民老师高度评价了工作室立足学情开展的本次研修活动,给所有青年教师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也提出了殷切期望。
本次研修活动以“密度应用”为支点,搭建了教学实践与理论提升的双向桥梁。期待未来我们继续携手,以研促教,共绘物理教育新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