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名师风采>详细内容

名师风采

【名师工作室】基于核心素养,指向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吴中区初中物理(秦嵘)名师工作室第九次集中研修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3 11:22:55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2月6日,吴中区初中物理(秦嵘)名师工作室在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和苏苑高级中学举办了第九次集中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特级教师秦嵘书记主持。

第一阶段:探索课堂,各展风采

微信图片_20241207122906


上午,吴中区天平中学的邱燕烨老师开设《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一课、华中师大苏州实验中学的单振玲老师开设《直线运动》一课。两堂课均聚焦于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给我们呈现了两节完美的示范课,为我们接下来关于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参考。

 

邱燕烨的课堂以电热器为核心,以传统暖手宝和电热暖手宝的选择作为引入,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电热暖手宝工作的能量转换,从而引出电热器和电流热效应的概念。之后由学生介绍生活中熟悉的电热器,强调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引出了电流的热效应。随后邱老师利用问题链的形式自然的引出了实验探究:“探究电热器产生电热多少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电热器产生电热的多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如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等。为了验证猜想,鼓励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自行设计实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思维和表达能力。在之后的实验验证环节中,依次探究了电热与电阻、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介绍焦耳事迹与焦耳定律的得出过程,推导出公式Q=I²Rt,并解释公式的含义。最后展示用剪刀裁剪KT板的困难,引导学生使用电热丝裁剪KT板,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对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整节课符合新课标理念,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架构清晰流畅,活动安排井然有序,学生深度学习,目标达成率高。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2月6日 第九次工作室活动\微信图片_20241209090710.jpg微信图片_20241209090710

单振玲老师的课堂以击球小游戏为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直线运动,增加课堂趣味性,在匀速直线运动概念及规律教学上,采用启发性教学,让学生观察玻璃管内气泡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讨论:气泡运动有哪些特点? 如何验证你们的猜测?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那些实验器材?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做到深度学习。在数据处理时,由学生在导学案上描点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得到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之后利用频闪相机拍下小车运动的情况照片,由观察在相同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得出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顺势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最后学生在得出规律后用其来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相关实例,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喜悦。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第二阶段:导师引领,学员交流

午后,在导师组秦嵘和马兴卫两位特级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成员齐聚一堂,对上午两位开课教师就开展深度学习,教材处理、课堂呈现模式等方面展开了自评与小组学员互评的深入讨论。这场交流会不仅是对课堂实践的细致剖析,更是智慧火花的相互碰撞与启迪,让每位参与者都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img3 

随后,马特在评课中指出,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让学生来研究设计实验,本节课学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也终身难忘。马特就深度学习提出教学建议:“情境化”引入,“问题化”展开,组织“学习活动”让学习真实发生,抓“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的落实、让学生重演“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设计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素养导向的目标、持续性学习评价等。秦嵘书记高度赞赏了学员们在每一次实践研讨中的创新教学和学习精神,并就下一阶段的学习主题和活动内容进行了说明和布置。

 

img4 

第三阶段:专家讲座,立意高远

下午,工作室成员移步苏苑高级中学参加活动。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书记张飞为我们带来了《指向考试评价体系的物理教学变革——为物理深度学习而教学》的讲座,探索指向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张飞书记指出,随着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的落地和深入实施,一线教师理解新课标,实施新教材,落实新理念,转变育人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推动教学指向深度学习,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全新要求。此外,张书记还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享了他对于深度学习的几点深刻思考,让我们对初中物理开展深度学习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2月6日 第九次工作室活动\微信图片_20241209111224.jpg微信图片_20241209111224

84e2e50af138441f82e20e1337cc8297.jpg 

苏州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必华为我们带来了《名师成长之路》的讲座。张教授就名师的基本特征、名师的成长阶段、名师的成长要素、名师的自主发展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张教授指出,一位教师成长为名师固然要靠自主发展,但也要领导关心、平台支撑、专家引领和同伴合作,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张教授激励我们向着这些方向持续努力:业务能力强,干得出成绩;理论水平高,说得出道道;教育科研行,写得出论文。张教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让大家看到了工作室建设发展的新高度、新境界、新格局。

005ef7ea623d4995bd61c1b2583b4af3.jpg 

 

本次研讨活动从教学改革和教师成长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室建设发展的方向,提升教师能力水平,使工作室成为教师们学习、研究、成长的共同体,真正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吴中区物理教师尽快成长,推动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