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教研】溯源文化根脉,铸魂语文课堂——碧波中学语文教研组赴吴文化博物馆开展教研活动
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文字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价值观的塑造。4月8日下午,碧波中学语文教研组特赴吴文化博物馆开展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以“深挖文化育人资源,厚植家国教育情怀”为主题,在历史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浸润中,探索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此次活动由罗蓝蓝老师主持,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
1问道·教学相长——从馆藏资源到课程转化
在专业讲解员的导览中,教师们以“语文人”的视角重新审视文物。古籍中的典故、艺术家的作品、非遗技艺的匠心,皆成为教材的延伸素材。文物欣赏之行中,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文化对话,老师们在与历史的互动中生成意义。
2寻根·文化溯源——从历史纵深到育人根基
参观结束后,唐晓蓉校长为大家带来一堂思政微课——《在历史纵深中筑牢育人根基》。校长从碧波课改出发,强调语文教研活动要大胆尝试,打破场域壁垒,以教研活动推进课堂转变;从语文育人出发,强调语文教学需扎根文化土壤,注入思政力量,唤醒学生的文化认同与家国情怀。
3启新·育人赋能——从案例研讨到课程重构
语文教研组长朱彩平老师以苏州市初三备课组长会议精神为引,以“博物馆里的语文课”设计为依托,和大家分享了语文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的多维度切入点和命题导向的多角度关注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碧波课改和课程设计之中。
4
明志·赓续薪火
——从个体实践到共同建构
活动以集体备课与“一件文物一堂课”教学设计比赛为延伸,推动教师从“资源使用者”转向“课程开发者”。期待老师们在后续的教学设计比赛中绽放精彩!
当语文课堂走出教室、走进博物馆,教育的边界被打破,文化的根脉得以延续,语文课堂成为文化薪火的传递者。此次活动不仅是对统编教材资源的拓展,更是对语文教育本质的一次回归,让文化根脉成为铸魂课堂的源头活水,在历史纵深中筑牢语文教育的根与魂。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